“万物皆可潘周聃”让“无聊”得以新潮化
2022-05-18 10:39:19? ?来源:东南网 责任编辑: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|
从大学生做核酸、“潘周聃式”亮绿码,到“潘周聃式”吃辣条、“潘周聃式”喂猫粮,一切皆可扭头的东西都被配上“有请潘周聃”的BGM,甚至歪头的剪刀、饮料都被纳入其中,网上还涌现出潘周聃各地分聃,有网友调侃“万物皆可潘周聃”。一个起身动作为何成为“热梗”,是无聊还是新潮?(5月18日 中国新闻网) 潘周聃可能完全没有预测到,自己在《最强大脑第七季》中的“惊鸿一瞥”,竟能成为“新一代表情包”的代表。实际上,从花泽香莱“兵库北的微笑”到张学友“乌蝇哥式嚣张”,不难发现,广大网友极善于从“微表情”中挖掘闪光点,潘周聃的走红并不令人意外。当然,不免有人认为这个扭头动作很“无聊”,可换个角度看“无聊”为什么不可以很新潮? 时下的网络空间,为广大网友提供了无比广阔的文化视野,其“供给决定需求”的现象愈发明显。换而言之,哪怕是稀松平常、简单至极的日常细节,都可以找到海量的受众,并在追逐流量的风潮中,通过更换语境或更换场景的二次创作,释放出庞大的文化张力,带来新奇的娱乐体验。而“潘周聃式”亮绿码、“潘周聃式”吃辣条等等正是“二创”成果。 互联网生活深入千家万户,当今中国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。大众文化娱乐生活皆在网上,他们期待在指尖反复下滑中,探索和发现不为人知的文化体验。多元文化需求于网络中的激荡,让单一文化现象在跨界碰撞中,得到指数级增长。大众文化不再“大众”,因为总有部分人不喜欢;小众文化不再“小众”,因为总有很多人会喜欢。 走进未来,解读“万物皆可潘周聃”,我们必须认清,任何一段文字、图片、视频的走红,都无法用简单的几个词汇或标签总结。即便是一张白纸,只要获得足够的流量,都能在众多网友的个性化解读后,实现文化价值的再提炼与再创新。可以说,网络上的“造梗热”已成了一个“黑箱子”,我们无法预计下一个“潘周聃”会在哪里出现。 说到底,在网红效应下,“无聊”属性与“新潮”属性既重叠也互斥,我们当用辩证的眼光积极看待。如果一个人想成为网红,做好自己保持个性便好。这个世界上,总有人会喜欢上我们不经意释放的闪光点。(严奇) |
相关阅读: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jjjtsb.com 篮球比分直播: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