船政留学毕业生回国后,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首批科技、军事和外交人才,因而为国内各省所注目,竟相罗致。他们首先为保证船政局需要而留厂任职,如魏瀚、陈兆翱、郑清濂、吴德章、杨廉臣、李寿田等,成为监造船舰的工程师、近代中国造船业的奠基人,其成绩最为卓著(如杨廉臣“总司制机”,曾任船政总稽查)。其他留学生有的为各省机器局或船坞所调用,成为其主管人员;有的被派往国外,负责监制国内订购的军舰。不少留学生成为外交人才或从事翻译工作,如陈季同,曾游历欧洲多国,又自学得英、德、罗马、拉丁等文字,尤精法国政治与法律,曾任驻欧6国参赞、代理驻法公使,具有丰富的外交经验与国际知识,晚年回国主持官报局和翻译局,是卓越的外交人才。罗丰禄口操五国语言,应对如流,“折冲尊俎,仪态安祥”,曾同时担任英、比、意等国公使,还曾任大沽船坞总办。吴德章任驻奥匈帝国大使。王寿昌,曾任船政学堂法文教师、京汉铁路总翻译,还与林纾合作翻译《巴黎茶花女遗事》等西方小说,闻名于世。陈寿彭、郑守箴翻译西方著作,为传播西方近代科技知识做出贡献。从事矿业勘探、开采的船政学生也很多,林庆升、池贞铨、林日章等发现福州穆源煤矿,或参加勘探工作,充任矿师。林日章到山东担任铝矿监工,最早主持用“西法”炼银。池贞铨与沈瑜庆创办赣州铜矿。张金生任台湾基隆煤业技术主管。不少船政毕业生和留学生曾分赴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安徽、四川、陕西、贵州、山西等地从事煤、铁、铝矿产的查勘、探察与开采工作,开创我国大规模地质勘探的历史。船政学生还参加我国电报、铁路工程建设工作。如魏瀚曾任广九铁路总理;罗臻禄被聘为广东矿务委员,主持全省矿务;郑清濂“熟谙路政,兼精工程艺学”,被派充京汉铁路总办,王寿昌任会办;卢守孟任京汉路行车总管。在20世纪初我国近代工业发展中,船政毕业生许多从事船政、路政、邮政和电政等的建设和管理工作。一些留学生还有发明创造。如陈兆翱能自造新式轮船,“创制新式锅炉,法人奇之”;又创造抽水机器,改造轮船车叶。池贞铨用白石粉制成耐火砖。介绍西方文化入中国的,除严复、林纾外,还有陈寿彭、郑守箴、罗丰禄、王寿昌等。陈季同突出的贡献是把中国优秀文化介绍给西方,以法文翻译《红楼梦》、《聊斋志异》等书,使“西国文学之士,无不折服”。 由上可见,福建船政对近代中国的贡献包含了轮船的制造与驾驶、人才的培养与应用两个方面。从文化角度讲,主要体现在科技、教育与人才作用的发挥上。教育方面,突出之点在于学习“西学”,接受并传播西方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,实现了由旧学到新学、从“中学”到“西学”的过渡和转变。历史和实践都证明,“西学”(西方科技文化)在当时的确代表了先进文化,唯有有识之士能够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和生命力。在人才培养方面,船政有学堂教育、出海实践锻炼,还有派学生留学的举措,其所造就的人才在自然科学、社会科学领域内多卓有建树。船政人才的活动领域与贡献范围十分广泛,充分反映先进思想文化对于改造自然与社会的重大作用。事实说明,科学技术是生产力,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和应用,都可以产生生产力,发挥推动社会前进的作用。因此,船政文化既有辉煌的业绩,也有深厚的积淀,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,的确代表了先进的思想和文化,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,发挥了启蒙和示范的作用。船政文化是那个时代应运而生的先进文化。今天,我们应当探究和认识这一文化的内涵和实质,应当继承和发扬这一文化的积极因素与先进精神,以适应新时期、新条件下的社会需要,发挥新的历史作用。 四、余 论 船政文化概括地讲就是以船政教育、科技为主体的文化以及船政人物所造就的精神品格与思想成果。船政教育是船政文化的基础,在这个基础上,不仅开出了近代科学技术文明之花,而且结出人才培养和实业发展之果,这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最重要成就。同时,船政教育和船舶制造也产生了科学实践精神、敬业求是精神和团结爱国精神。这种优良的意识形态是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产物。船政文化是近代中国面临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出现的新世纪精神文明。它是在近代中国最早出现的、在新生产力基础上孕育出的先进文化。它在问世之初,就产生惊天效应,显示出了强大威力。第一艘巡洋舰下水,国人诧为“中华所未曾有之巨舰”;第一艘钢甲巡洋舰出坞,“万目共瞻,同声称快”;严译八大名著出版,石破天惊,令世人刮目;林译警世小说,不胫而走,洛阳纸贵。一代新人,锻造着中国全新的生产力;一群新秀,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文化知识。船政文化由此勃兴,成为世人瞩目的亮丽风景。福州马尾树起了中国近代先进文化的大纛,令人耳目一新。船政文化新风迅速吹遍神州大地,影响及于域外,其威力足以发聋震聩,惊世骇俗;其魅力已然风靡九州,深入人心。船政文化具有里程碑意义:它是近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典型代表和光辉旗帜。我们应当弘扬船政文化精神,建设现代化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。 |
相关阅读: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jjjtsb.com 篮球比分直播: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